姚建欣

职称:副教授

职务:物理教育党支部书记

学历:博士

专业:课程与教学论

电话:

办公室: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,科技楼C722

个人主页:

邮箱: yaojianxin@bnu.edu.cn

邮编: 100875

传真:

教育经历

2011 – 2016        北京师范大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中国,北京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课程与教学论专业,获教育学博士学位,导师:郭玉英 教授

2014 – 2015        莱布尼茨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 (IPN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德国,Kiel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(CSC奖学金),导师:Knut Neumann教授



工作经历

2020 ∼ 今       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,副教授

2018 ∼ 2020     课程教材研究所(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秘书处)理科中心:副研究员(2019.1 ∼ 2020.8);助理研究员(2018.12 ∼ 2019.1)

2016 ∼ 2020    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,教材处:副研究员(2019.1 ∼ 2020.8);助理研究员(2016.7 ∼ 2019.1)



学术兼职

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,学业质量综合组核心成员

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,物理学科组核心成员

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、课程标准修订,科学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

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计划(2022-2025),物理学科导师

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专业委员会(主任委员:吴岳良院士),副秘书长

   中国科协财政项目评审专家库入库专家.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. 2020——今. 主评领域,科普类.

0f4ea8e452cdab03db5d2632f501aa6c.gifEast-Asi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 (东亚科学教育学会,EASE),执委(ExecutiveBoard Members)(2021-2024)

腾讯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. 2018——今.  腾讯科技有限公司.


教育政策与管理:基础教育教材管理政策研究,课程纲领(侧重科学课程与物理课程)的国际比较研究等。

教育测量与评价:学生科学概念理解和能力发展、影响科学学习非智力因素(动机、态度)的测量与评价。

教学评估与改进:通过多种方式(准实验研究、多层次视频分析)进行教学评估,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进。


教学工作

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概论(本科通识课程);

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(本科专业课程);

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(本科专业课程);

中学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(本科专业课程);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物理课程与教学论(研究生课程);

物理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(研究生课程);

物理课程与教材研究(研究生课程);

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(研究生课程).



学生指导

招收有志于从事物理教育研究、成为卓越教师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博士、硕土研究生。

两类型研究生均设有一定比例保送生。

邮件联系时请附个人情况简介(含专业排名、专业课成绩、外语成绩等)和初步个人发展设想。


博士研究生

2023级:刘奕轩、库尔班江·杰力力

2024级:宋昕昊


硕士研究生

2020级:孟丹宁、李想、廖友兵等

2021级:刘奕轩、许瀚匀、彭昱莹、薛慧芳

2022级:邓楚凡、原梦琪、宋昕昊、边小蒙、李敏姿、曹一民

2023级:郭智匡、陈志豪、贾连森、杨舒佩、凌安霞、周毅慧、杲思琪、申泽群、符欣

2024级:姚子琪、刘心雨、汉  璐、徐立恒、王佳宁、程梦凡、萨日娜、王  博、马胡茹艾妮

专业为:课程与教学论(物理)、学科教学(物理)

 

本科生

2024届本科毕业生:李昕、姚宁、唐妍昕、黄纯莹、黄钰莹、徐久龙、李曦硕、莫海林

2023届本科毕业生:郭智匡、陈志豪、胡安琪、刘子琪、黄芩

2022届本科毕业生:徐立恒、杨欣玲、李嘉辉、何余琪、黄新月、袁凯

2021届本科毕业生:申泽群、周毅慧、杲思琦、苏意涵、黎丹丹、沈成


本科生科研:

刘晓辉、黄馨瑶、明平磊,学生视角下的物理探究课堂有效性观察框架的建构,项目类型:北创,已结题(协助郭玉英教授指导);

阳熠、曾晨虹、布兰,能量概念学习进阶研究,项目类型:国创,已结题(协助郭玉英教授指导);

焦昭阳、李昌悦、高雪,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学物理教材习题研究,项目类型:本基,已结题;

李曦硕、黄斐君、刘芷薇,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“科学方法”维度题库维护研究,项目类型:北创,已结题;获校级优秀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

陈仕潮、翁晓明,物理师范生模型建构教学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——基于三级师范认证标准,项目类型:北创,获校级优秀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



2024年:北京师范大学2024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. 北京师范大学.

2024年:于泰国,曼谷,诗纳卡宁威洛大学(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),获最佳小组研究设计奖(冬令营唯一)的主教练(coach of the Best Collaborative Proposal Award. EASE (East-Asi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).

2023年:诊断与整合:中学物理教学整体改进实践”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,第三完成人. 教育部.【合作者:张玉峰、秦晓文、邓丽平】

2022年: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. 第四完成人,北京市人民政府. 【合作者:张玉峰、秦晓文、邵泽义、邓丽平】

2021年:国家教材委员会科学学科专家委员会”获“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”. 国家教材委员会.【任科学专委会联络人、秘书,申报书起草人】

2018年:中学物理分层联动教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”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,第三完成人. 教育部.【合作者:张晓红、熊建文、张静、全汉炎】

2018年:先进工作者.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.

2018年:教育部直属机关优秀创新工作案例(申报书执笔人). 教育部.

2017年: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. 北京师范大学.

2016年:于日本, 東京,東京理科大学(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),获青年学者奖(Young Scholar Award. EASE (East-Asi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).

2015年: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.

2015年:于中国,北京,北京师范大学(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),获杰出论文奖(Outstanding Paper Award. EASE (East-Asi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).

2013年:于韩国,首尔,梨花女子大学(Ewha Womans University),获最佳海报奖(Best Poster Award. EASE (East-Asi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).

发表专著、论文等学术成果六十余,部分成果如下:

书籍:

1.      姚建欣 田春凤 彭征 著《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》,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5.

2.      郭玉英 主编 姚建欣 等 副主编《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》,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4.

3.      王挺 主编 李秀菊 姚建欣 副主编.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(2023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.

4.      姚建欣 何春生 等著《基于学习进阶的中学物理教学改进研究——机械运动和力》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0. 

5.      姚建欣 《中学物理课程中科学解释学习进阶及其教学应用》南宁:广西教育出版社,2019. 

6.      张海银 主编 陈敏华 姚建欣  副主编STEAM课例精编》(全套12册)合肥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,2018.

7.      张晓红 张静 朱燕明 姚建欣 《中学物理教研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》广州:广州出版社,2018. 

8.      郭玉英 姚建欣 张玉峰 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物理学科能力研究》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7. 

书籍篇章:

1.      Kaya G., Sardag M., & Gul. K 主编:Connecting Science Education with Cultural Heritage: Proceedings of the ESERA 2023 ConferenceCappadocia,土耳其:European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2024),撰写Revisiting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of Scientific Modelling Strand 5,第2章,其它共同作者:刘奕轩、宋昕昊),约1万字

2.      在王挺 主编,李秀菊 副主编:《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(2021)》(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21),撰写:《中学物理教育发展报告》pp. 34-58合作者:张雪).

3.      Johnson, Mohr-Schroeder, Moore and English 主编: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TEM EDUCATION(纽约,美国:Routledge2020),撰写 STEM POLICY IN ASIA(第33章,其它共同作者:李佳、罗天、苏咏梅),约1.5万字

4.      在王挺 主编,李秀菊 副主编:《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(2019)》(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9),撰写:《中学物理教育发展报告》(合作者:张静,张玉峰).

5.       郭玉英 主编:《中学物理教学概论》(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8,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二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),撰写:《物理教学评价与研究》(第十二章,独立作者),约5万字

6.       郭玉英 主编:《中学理科课程标准国际比较与研究(物理卷)》(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4),撰写:《中加(安大略省)物理课程标准比较》(第四章,独立作者),并参与其它章节的撰写,共约2万字.

 

中小学教材教参:

1.      郭玉英 主编.《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24, 核心作者. [国家课程教材]

2.      郭玉英 主编.《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》教师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24, 核心作者

 

译著:

1.      Lederman, N., Abell, S. K. 主编,李秀菊 刘晟 姚建欣 主持翻译 (2022). 科学教育研究手册北京: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.

2.      Krajcik, Czerniak主编,王磊 主持翻译:《中小学科学教学: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与策略》(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1),翻译:《设计项目式课程》(第10章,合作者:杨杰).

 

报刊:

1.      李秀菊 姚建欣 宋娴 (2023). 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梦想的种子人民日报. 202387日,第5

2.      张玉峰 姚建欣 (2023). 诊断与整合:科学教育加法的两翼中国教师报. 2023823日,第6

 

期刊论文:

1.      李硕 姚建欣支持全面创新的科学教材建设全球教育展望, 2024, 53(11): 33-42.

2.      库尔班江·杰力力 刘奕轩 韩思思 姚建欣我国物理学习进阶研究的范式演变与实践应用全球教育展望, 2024, 53(10): 31-43.

3.      姚建欣 刘奕轩科学模型认知与实践及其学习进阶课程·教材·教法, 2023, 43(12): 117-123.

4.      Jian-Xin Yao, Yi-Xuan Liu, Yu-Ying Guo (2023). Learning Progression-Based Design Advancing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Energy Understanding and Scientific Explanation. Instructional Science, 51, 397-421 https://doi.org/10.1007/s11251-023-09620-0 [SSCI, Impact Factor: 2.255]

5.      Jian-Xin Yao, Yu-Xuan Xiang, Tian Luo, Chu-Fan Deng, Yu-Ying Guo, David Fortus (2023). Disciplinary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ts External Influencing Factors: Taking Physics in a “Selection Crisis” as an example. Research inScience Education, 53, 823–839 https://doi.org/10.1007/s11165-023-10112-x [SSCI, Impact Factor: 5.439]

6.      Yi Yang, Yi-Xuan Liu, Xin-Hao Song, Jian-Xin Yao, Yu-Ying Guo (2023). A tale of two progressions: Students’ learning progression of the particle nature of matter and teachers’ perception on the progression. 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, 5, 18-33. https://doi.org/10.1186/s43031-023-00085-2

7.      张华,杨杰,姚建欣以学习表现统领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——国际科学课程“标准-教学-评价”一致性提升策略的启示[J]. 中国教育学刊, 2023(9): 75-80.

8.      张玉峰,姚建欣.《基于大概念的三类物理课程:必要性、可行性与设计》.《教育科学研究》, 2022, 32(5): 49-55. [CSSCI扩,中文核心,IF: 2.391,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学物理教与学》2022年第8期全文转载]

9.      姚建欣,王晓丽,孟丹宁.《中小学教材选用的机制研究与启示》.《全球教育展望》, 2022, 51(1): 90-105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261]

10.   Tian Luo, Winnie Wing Mui So, Wai Chin Li, Jian-Xin Yao. (2021).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urvey for Evaluating Primary Students’ Self-efficacy in STEM Activities. 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, 30: 408-419. [SSCI, Impact Factor: 1.644]

11.   张静姚建欣丁林学习进阶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——以“大学物理”课程为例》《现代教育技术》, 2020, 30(10): 65-70. [CSSCI,中文核心].

12.   张雪,张静,姚建欣.《物理教科书中科学本质表征变迁研究》.《全球教育展望》, 2020, 49(7): 106-118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261,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学物理教与学》2020年第12期全文转载]

13.   姚建欣.《新编小学科学教材的特点分析与后续册次修订建议》.《课程·教材·教法》, 2018, 38(11): 128-153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487,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小学教育》2019年第4期全文转载]

14.   王晓丽,齐亚静,姚建欣.《乡村教师教学自主权对专业发展能动性的影响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》.《中国特殊教育》, 2018, 221(11): 92-96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253]

15.   姚建欣郭玉英.《学习进阶:素养的凝练与范式的演变》.《教育科学》, 2018, 34(4): 30-35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346] 

16.   Jian-Xin Yao, Yu-Ying Guo (2018). Core Competences and Scientific Literacy: The Recent Reform of the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in China.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, 40 (15): 1913-1933. DOI: 10.1080/09500693.2018.1514544 [SSCI, Impact Factor: 1.325]

17.   张晓红张静熊建文姚建欣《分层联动教研模式的建构——以中学物理为例》. 《课程·教材·教法》, 2018, 38(6): 78-83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487,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小学教育》2019年第4期全文转载].

18.   Jian-Xin Yao, Yu-Ying Guo (2018). Validity Evidence for a Learning Progression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. 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, 55(2): 299-317. DOI: 10.1002/tea.21420. [SSCI, Impact Factor: 3.21]

19.   Jian-Xin Yao, Yu-Ying Guo, Knut Neumann (2017). Refining a Learning Progression of Energy.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, 39(17): 2361-2381. doi:10.1080/09500693.2017.1381356. [SSCI, Impact Factor: 1.325]

20.   姚建欣郭玉英.《小学科学教育:课程创新与实践挑战》.《课程·教材·教法》, 2017, 37(9): 98-102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487,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小学教育》2018年第2期全文转载]

21.   姚建欣,郭玉英,克努特·诺依曼.《科学解释能力培养模式的教育反思与哲学分析》.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, 2017, 33(1): 93-99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0.593]

22.   郭玉英,姚建欣.《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科学教学设计》.《课程·教材·教法》, 2016, 36(11): 64-70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487,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学物理教与学》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]

23.   Jian-Xin Yao, Yu-Ying Guo, Knut Neumann, Towards a hypothetical learning progression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.Asia-Pacific Science Education, 2016, 2(4): 1-17. URL: http://www.apse-journal.com/content/2/1/4. DOI 10.1186/s41029-016-0011-7

24.   郭玉英,张玉峰,姚建欣.《物理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》.《教育学报》, 2016, 12(4): 57-63. [CSSCI,中文核心,通讯作者,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学物理教与学》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

25.   姚建欣,郭玉英,伊荷娜·诺曼《美、德科学教育标准的比较与启示》.《全球教育展望》, 2016, 45(1)94-104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261,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小学教育》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]

26.   姚建欣,郭玉英为学生认知发展建模:学习进阶研究回顾与展望教育学报, 2014, 27 (5)35-42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0.984,获北师大2014-2015年度研究生科研奖励]

27.   郭玉英,姚建欣,彭征《整合发展新蓝本——美国<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>述评》.《课程·教材·教法》, 2013, 33(8)118-127 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487]

28.   姚建欣,郭玉英《加拿大安大略省科学课程标准分析与启示》.《比较教育研究》, 2013 (5)103-106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097,获北师大2013-2014年度研究生科研奖励]

29.   郭玉英,姚建欣,张静.《整合与发展——科学课程中概念体系的建构及其学习进阶》.《课程·教材·教法》, 2013, 33(2): 44-49. [CSSCI,中文核心,IF: 1.487]

 


出版教材

在 阎金铎 郭玉英 主编:《中学物理教学概论》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8,撰写:《物理教学评价与研究》(第十二章).【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三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】.

在 郭玉英 主编:《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》,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4,任副主编.

郭玉英 主编.《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24, 核心作者

  姚建欣 田春凤 彭征 著. 《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》,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5.


科研项目

主持“基于科学思维学习进阶的形成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研究”(项目号CFDA24064),北京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2024年度延续课题,2024-2027.

主持“《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》教材建设”,北京师范大学“十四五”二期高等教育领域教材建设项目,2023-2024.

主持“青少年与成人科学素质测评衔接研究”(项目号220101ESR002),中国科普研究所重点招标课题,2022-2023.

主持“学习进阶视角下的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研究”(项目号BECA21112),北京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青年课题,2021-2023.

主持“21世纪中学物理教育进展研究”(项目号190105ELR020),中国科普研究所,2019-2020.

主持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工具开发(项目号2018LYE020206),中国科普研究所,2018-2019.

主持“青少年科学素养多渠道养成模式研究”(项目号2013KPYJD44),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,2013-2014.

参与“普通高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”,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、课程教材研究所,2019 - 今:物理学科组副组长.

参与“义务教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”,(教育部)课程教材研究所,2022 - 今:科学学科组核心成员.

参与《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》研制项目,教育部重点专项,研制工作组核心成员,2019-2020.

参与“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五年规划和管理办法研制工作”. 教育部重大专项,2017-2018.

参与《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》研制项目,教育部重点专项,研制工作组核心成员,2017-2018.

参与“香港教育专项研究工作”. 教育部重大专项(项目总经费:285万元),2016-2017:总课题组核心成员,总报告执笔人.

参与“基于科学概念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”(项目号13YJA880022),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,2013-2016:核心成员.

参与“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STEM教育应用模式研究”(项目号18D030).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,2017-2019:核心成员.

参与“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”(No. AHA110005)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,2011- 2016.



招生计划

招收有志于从事物理教育研究、成为卓越教师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博士、硕土研究生。

两类型研究生均设有一定比例保送生。

邮件联系时请附个人情况简介(含专业排名、专业课成绩、外语成绩等)和初步个人发展设想。



其他信息

编委:

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主办: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. SSCI-Q1区期刊服务时间:2025年 – 2028年

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. 主办:北京师范大学,Springer出版集团. 服务时间:2024–今

《科普研究》. 主办:中国科普研究所. 服务时间:2025年–今

《生物学通报》. 主办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. 服务时间:2022–今,科学教育研究栏目;

EASE Letters. 主办:东亚科学教育学会(East-Asian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, EASE). 服务时间:2022年 –今

审稿专家:

《教育学报》. 主办:北京师范大学. CSSCI期刊. 服务时间:2018—今;

《全球教育展望》. 主办:华东师范大学. CSSCI期刊. 服务时间:2018—今;

《科普研究》. 主办:中国科普研究所. 中文核心. 服务期间:2023—今;

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(基础教育版)》. 主办:天津师范大学. CSSCI期刊(扩展板)、中文核心.服务时间:2018—今;

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主办:Springer出版集团. SSCI期刊服务时间:2025 –

Physical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主办: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. SSCI期刊服务时间:2023 –今;

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主办:Springer出版集团. SSCI期刊服务时间:2023 –今;

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主办:Elsevier出版集团. SSCI期刊服务时间:2020 –今;

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主办:Springer出版集团. SSCI期刊服务时间:2020 –今;

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. 主办:北京师范大学,Springer出版集团服务时间:2018 –今;

Science & Education. 主办:Springer出版集团. SSCI期刊服务时间:2018 –今;

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, Science,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. 主办:Modestum. SSCI期刊服务时间:2017 –今;